伏龙凤雏的意思和寓意

2022-05-27    阅读: 20  

伏龙凤雏

拼音:fú lóng fèng hú

注音:ㄈㄨˊ ㄌㄨㄥˊ ㄈㄥˋ ㄔㄨˊ

解释: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伏龙凤雏作宾语、定语;指能人。

典故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宋代.李纲.读诸葛武侯传:「天下兵戈正云沸,伏龙凤雏那可致。」
元代.赵孟頫.送孟仲则游荆湖兼往襄汉:「伏龙凤雏在何处,鹿门山色还苍苍。」
明代.谢肃.送钟伯震赴江陵:「先主因之取益梁,伏龙凤雏皆奋扬。」
宋代.周行己.次天峰居士韵奉寄:「伏龙凤雏人未知,腴田猥大皆稂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