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对对联轶事

2018-06-26    阅读: 85  

  郭沫若对对联轶事有哪些呢?大家知道吗?下面来看看!

  郭沫若少年读书时,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和尚庙里的桃子,和尚告到先生那里,先生追问学生,没有人敢于承认。于是,先生出了一句责骂挖苦学生的对子:&ldqu;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rdqu;并说:&ldqu;谁对上了,免罚。&rdqu;郭沫若思考了片刻,对曰:&ldqu;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rdqu;先生惊其才智,很高兴。全体同学都免于责罚。

  有一年中秋节,家中给了他一吊钱,让他给先生送礼,但他把钱给买了书。第二天,先生暗想,过去逢年过节,郭家历来没有失过礼,今年中秋节怎么没送?于是故意出了上联让郭沫若对:&ldqu;竹本无心,遇节怎能空过?&rdqu;郭沫若听出了弦外之音,对道:&ldqu;松原有籽,过时尽是干包&rdqu;。意思是说,我家本是准备了节礼的,不过被我用了,好像掉了籽的松包,空空如也。先生也是达理之人,见郭沫若对出了下句,也只好作罢。

  郭沫若在县城读书时,有一天,他看见农民挑大粪出城,守门役吏敲诈勒索,一担粪要收两个铜板的出城钱,郭沫若十分气愤,随口吟出一对联讽刺道:&ldqu;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rdqu;。该联语言浅显明白,讽刺深刻有力,入木三分。

  1936年10月9日,伟大的鲁迅先生逝世,郭沫若正在日本,闻后万分悲痛,当晚就写了《民族的杰作――悼念鲁迅先生》一文,称鲁迅是&ldqu;中华民族近代的一个杰作&rdqu;。并撰写挽联一副,联中注有&ldqu;鲁迅先生千古,郭沫若哀挽&rdqu;字样。联云:&ldqu;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落;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拾魂&rdqu;。联中将鲁迅和高尔基并列,寄托了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无限敬仰。

  1942年鲁迅逝世四周年之际,郭沫若写了一副对联赞颂鲁迅:&ldqu;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rdqu;。郭沫若形象地引取了各种自然景物,预示鲁迅的影响将日益广泛,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961年3月1日,老学人萧三到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参观。院里的同志拿出院里职工自己写的许多对联让萧三看。萧三看后,非常高兴,幽默地说:&ldqu;我也来凑个热闹吧!&rdqu;说着,他兴致勃勃地挥笔写了上联:&ldqu;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做诗,诗情最热。&rdqu;写完,他把下联空着,并写了一行字:希望有后来高明者对下联。事又凑巧,不过三日,郭沫若也来这里参观。他看到萧三的上联后,笑哈哈地大笔一挥,续了下联:&ldqu;劳动动教研,教研研劳动,红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红。&rdqu;接着他在下联的后面写到:&ldqu;勉强成对,若萧三同志见此,尚笑我自居&lsqu;高明&rsqu;也。&rdqu;

  郭沫若对对显志向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了不少古诗词。他四岁半到私塾念书,六七岁开始学习对对子。起初是二字对儿,慢慢再作五字、七字对儿。

  有一天,离私塾不远的庙里的和尚,来私塾找老师告状。和尚说私塾的学生从庙墙的窟窿里钻进庙去,偷桃树上的桃子吃。老师听了挺有气,就问学生们是谁干的。可这帮小家伙一个个装聋作哑地不作声。老师更有气了,就随口说了一联:&ldqu;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rdqu;

  老师说完了,让学生们对下句,要是对得好,事情就算了;对不上,挨着个儿打手板!

  郭沫若稍微一琢磨,就对了个下句:&ldqu;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rdqu;

  &ldqu;攀桂&rdqu;的意思是考上状元;蟾宫,指月宫,古时候传说月亮里有蟾蜍;&ldqu;步蟾宫&rdqu;,意思也是能考上状元,一步登天。

  老师看郭沫若小小年纪,志气这么大,连连夸奖,也就不追究孩子们偷桃的事了。

  郭沫若巧对对联

  1961年3月,诗人萧三到海南岛儋县参观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当时这两个单位正值初创时期,条件很差,师生们一面开荒建房,一面上课学习。萧三为师生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提笔撰一句云: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

  这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萧三将下联空着,并题附言:&ldqu;希望有后来高明者对下联。&rdqu;

  事有凑巧,不过三日,郭沫若也来这里参观。他看到萧三的上联后,笑哈哈地大笔一挥,续了下联:&ldqu;劳动动教研,教研研劳动,红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红。&rdqu;接着他在下联的后面写到:&ldqu;勉强成对,若萧三同志见此,尚笑我自居&lsqu;高明&rsqu;也。&rdqu;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他拾得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联:&ldqu;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rdqu;横批是&ldqu;春在哪里&rdqu;。再翻一页,竟是一首绝命诗,且署着当天的日子。郭老看了后很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

  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她叫李真真,因三次考大学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ldqu;魂归普陀&rdqu;了。郭老耐心地开导她,对她说:&ldqu;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rdqu;姑娘点头,郭改道:&ldqu;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rdqu;横批:&ldqu;春在心中&rdqu;。

  姑娘听了感佩不已,心想眼前这位长者一定是位有学问的首长,便把自己的心事都倾吐出来。郭老听了,挥笔写一联云:&ldqu;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昊。&rdqu;下署:&ldqu;蒲松龄落第自勉联&rdqu;。

  李真真仔细阅读,好像见到了楚霸王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的壮烈场面,又好像看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一幕,还想到蒲松龄落第后意志不消沉而发奋创作了不朽杰作《聊斋志异》……这副对联不正是&ldqu;事事难成事事成&rdqu;的最好注脚吗?

  姑娘请郭老为这副对联签上名。待郭老写上&ldqu;郭沫若,六二年秋&rdqu;几个字后,姑娘才惊喜地知道眼前这位首长就是大文豪郭沫若!她激动地表示要永记教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李真真还大着胆子写了一首诗谢郭老云:&ldqu;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竞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rdqu;

  有人曾经称赞郭沫若是&ldqu;一字师&rdqu;,这还得从一个下联说起。

  &ldqu;天风海水白云间。&rdqu;最后一个&ldqu;问&rdqu;字是平声字,可知是下联。这下联之所以产生,是广州有一处景点叫白云山,山上经常有白云飞绕,景致秀丽。在山上俯视全城,尽收眼底。有人到此游玩,雅兴大发,便写了这&ldqu;天风海水白云间&rdqu;的下联。上联呢?始终想不出好句子,也就作罢。

  后来有人做了两块木板,悬挂在一座听涛亭上,一块板空着,一块板刻了上述的下联,意为征集上联,

  1964年,郭沫若游白云山,看到这两块板,便问明原委。

  他读了下联,稍一沉思,已然成竹在胸,随即说出上联:&ldqu;旭日朝霞红雨乱。&rdqu;

  然后,又把原来下联的&ldqu;天风海水白云间&rdqu;的&ldqu;问&rdqu;字改为&ldqu;闲&rdqu;。这一来,便成了:&ldqu;旭日朝霞红雨乱,天风海水白云闲。&rdqu;

  这样一改,用&ldqu;闲&rdqu;代替&ldqu;问&rdqu;,不但工整,而且生动活泼,真不愧是&ldqu;一字师&rdqu;!